郭建宁教授在国科大马克思主义论坛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 高兴
  • 日期:2020-08-16
  • 1245

       2020年8月10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论坛第10讲通过腾讯会议举办,清华大学特聘教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郭建宁应邀作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报告。中国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委员会主席方晓阳教授主持讲座。国科大马院院长王庭大、副院长任定成,以及国科大和其他高校师生200余人参加论坛。

       郭建宁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三个概念切入,提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怎么在中国传播”、“怎么发展当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三个问题。在此基础上,他从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传播和中国化阐述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郭建宁认为,使马克思主义适应中国的土壤,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首先需要把马克思主义从德国形态转为中国形态、欧洲形态转为亚洲形态、西方形态转为东方形态。经过转换,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特点、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与中国实践、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结合起来。正是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传播、中国化相互有机结合,才使其成为适应中国时代发展所需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时间而言,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主要是指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以零星、片段、摘译、转述的方式进入中国。传播主要是指1917年十月革命后,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以更大规模、更广范围、更加完整的形式成体系地引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形成于延安时期。就渠道而言,可以分为日本渠道、欧洲渠道和苏联渠道。其中日本渠道时间早,影响大;欧洲渠道团队性、务实性强;苏联渠道更具正统性、持续性。就代表人物而言,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是李大钊、陈独秀;马克思主义的全面传播是瞿秋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艾思奇;马克思主义的系统化是李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毛泽东。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创者,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表现形态。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理论、思想路线、具体操作层面与中国哲学、中国文化、中国实践的结合。

       郭建宁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实践和文化两大维度。文化维度包括哲学和文化两个层面,实践维度包括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革命、建设、改革之路。马克思中国化需要民族性的形式,也需要民族性的内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也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深度结合是21世纪的“世纪课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显著特征在于其独创性和综合性的统一,是独特的历史背景、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基本国情与世界的眼光、开放的胸怀、平和的心态、包容的态度的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需要从学懂悟透经典、立足中国实践、具有大历史观、站在时代前沿等方面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今天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课题和根本任务,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做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

       方晓阳对报告进行了点评,指出讲座深化了我们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重要纲领的理解。

       在讲座互动阶段,与会听众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如“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如何在中国文明伟大复兴中发挥其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如何定义”等问题,郭建宁都作了详细的解答。

 

                                                                                        (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