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红应邀在第三届东亚环境史大会做学术报告

  • 高兴
  • 日期:2017-08-31
  • 976

        2015年10月24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北京科学史与科学社会学学会监事曹志红博士应邀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东亚环境史大会上做题为“东北虎种群历史变迁的人文影响因素分析”的学术报告。报告从长时段、大尺度复原了东北虎种群的历史分布变迁和数量变化过程,发现中国东北地区起始较晚的断续性开发进程造成了虎种群数量增长的波动,近代城市化进展与森林资源破坏导致虎栖息地破碎化,虎产品利用价值及其导致的虎产品贸易引起人们对虎进一步的猎杀,捕虎方法和工具的演替提高了猎虎效率。她也分析指出,东北地区适宜的自然条件是东北虎生存的根本基础,政治格局演变导致的中俄国界间的种群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东北虎种群延续至今。曹志红博士在报告结束后回答了学者们就此报告提出的问题。 此次大会于10月22—25日在日本香川县高松市国际会议中心和香川大学召开,由东亚环境史协会(AEAEH)主办、日本地球与发展科学国际联盟(ICEDS)和日本环境史协会(AEHJ)承办。会议的主题是“跨越边界:东亚的海洋、山脉与河流”,旨在加强东亚环境史的跨学科研究、综合研究和比较研究。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多位专家和学者提交了论文,开展了65个议题的学术交流活动,就动物、植物、微生物、水、空气、土地、灾害、食物、废弃物、人类社会10个议题安排了195个学术报告。 东亚环境史协会是一个全球性学术团体,成立于2009年,435名会员来自不同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在本次大会上,南开大学王利华教授当选新一届协会主席,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菲利普•布朗(Philip C. Brown)教授、亚利桑那大学大卫•皮兹(David Pietz)教授、日本京都大学藤原辰史教授和瀨戶口明久教授、英国伦敦大学安德里扬库(Andrea Janku)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刘士永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张莉教授当选新一届协会理事。第四届东亚环境史大会将于2017年在中国天津召开。 (北京科学史与科学社会学学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