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强副校长为博士生讲思政课

  • 邹铭
  • 日期:2021-11-26
  • 800

      2021年11月19日上午,国科大党委常委、副校长杨国强在中关村校区为2021级博士生讲授《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第六讲“当代科学技术”。作为光化学领域研究专家,杨国强结合自身经历,向同学们分享了建设科技强国背景下当代科学家传承“两弹一星”精神的生动实践。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杨国强引用邓小平同志在1988年10月24日视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时的讲话导入教学,从“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两弹一星”介绍、“甘为人梯,铸就辉煌”代表科学家事迹分享、“穿越时空,故地重温”“两弹一星”纪念馆介绍、“汲取力量,续写华章”传承践行“两弹一星”精神四个方面展开具体阐述。

      杨国强向同学们介绍,当年中科院为了落实“两弹一星”的研制任务,投入了40多个单位、三分之二的科研人员,建立相关学科的基础,造就了大批领军人物和尖子人才,开展了大批探索性的研究工作,解决了一系列的关键和配套技术,开拓了原子弹氢弹事业,参与了导弹运载火箭事业,奠定了人造卫星事业,有效支撑了我国国防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两弹一星”的研制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为中华民族赢得国际地位贡献了重要力量。

      杨国强指出,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17位曾在中科院工作。中科院对怀柔火箭基地原址进行改造,建设了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旨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彰显老一辈科学家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他强调,作为科技工作者,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科大学子要学习老一辈功勋科学家“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使之转化为不可限量的物质创造力,在攻坚克难中实现自主创新,在爱国奋斗中不断追求卓越。

      最后,杨国强深情地向同学们讲道:当年青年才俊创造“两弹一星”功勋,今天光荣使命依然落在青年才俊的肩膀上,青年人才要以强大的精神动力放飞青春梦想、勇做时代先锋。要实现国家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青年人才就要敢于攻破基础和应用领域的一个个难题,勇于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在创新与实践中绽放“两弹一星”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的新时代光华。

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