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铁牛院士国科大开讲

  •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栋
  • 日期:2025-11-17
  • 115

       11月10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新思想与新科技》课程第四讲在雁栖湖校区开讲。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谭铁牛应邀作题为“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与社会影响”的专题授课。

授课现场

       谭铁牛长期致力于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等领域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课程中,他系统回顾了人工智能领域三起两落”的发展历程,深入辨析了“通用人工智能”“专用人工智能”“生成式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等核心概念,总结了人工智能发展历程的五大启示,为师生廓清思想迷雾。

谭铁牛作专题授课

       谭铁牛指出,经过近70年发展,人工智能在理论、技术和应用方面快速发展,深刻影响了世界经济、政治、军事格局和人类社会生活。当前,专用人工智能日趋成熟,大模型技术取得重要突破,生成式人工智能焕发生机,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备受关注......人工智能加速赋能千行百业,社会影响日益凸显。然而,通用人工智能仍任重道远,“多知”“少智”“无谋”“缺情”等基础性问题尚待解决。

       在课程中,谭铁牛运用多个案例,深入浅出地解析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多维影响。从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实现虹膜识别自主创新,到“AI明星”引发的版权与伦理思考;从仿生机器鲨鱼的仿生学突破,到深度伪造技术带来的安全挑战,再到Sora大模型应用中出现的理解偏差——这些贴近现实的技术案例引发了在场师生的深入思考。他金句频出,如“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付出多少人工才有多少智能”“不能为了机器像人,却让人沦为机器”,引发在场师生思考。

       谭铁牛强调,要想把握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主动权和主导权,必须准确认识人工智能的前进方向并做好提前布局。谭铁牛认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将呈现八大趋势:从专用走向多用、人机混合智能崛起、迈向自主智能系统、从“蛮力”到“灵巧”、从“呆板”到“温情”、追求可信的人工智能、深度赋能各行各业以及全球治理议题凸显。

       在分析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态势时,谭铁牛表示,在全国上下一盘棋的良好氛围中,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态势喜人,在战略布局、科研产出、人才培养和产业应用等方面取得的显著进展。与此同时,在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下,在原创成果、关键芯片、高端人才、数据共享与顶层设计等方面仍面临挑战。他强调,应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海量数据、丰富应用场景等优势,走好中国特色人工智能发展道路。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国科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志红在课程引导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中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人工智能领域的奋斗历程,充分彰显了中国新型举国体制的优越性与科研工作者矢志报国、敢为人先的科学家精神。

在场学生向谭铁牛提问交流

       互动环节中,现场师生围绕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难点堵点、学科交叉融合路径、数据算法算力等问题踊跃提问。谭铁牛一一耐心解答,提出了以“适配国家需求、适配时代特点、适配学生发展”为目标的人才培养理念。他从实践能力培养、课程体系优化、研究方向整合、实践平台构建、国际视野拓展和人文素养提升等多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路径。结合自身在虹膜识别领域突破技术封锁、实现自主创新的科研经历,谭铁牛希望青年学子增强志气、骨气和底气,将科学研究做在祖国的大地上。

       在课程最后,谭铁牛发出“拥抱人工智能,争做时代新人”的号召,强调在智能化时代,主动学习和拥抱人工智能至关重要,并勉励同学们: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希望大家保持定力,守正创新;踔厉奋发,砥砺前行。”

       课程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师生们纷纷表示,谭铁牛的讲授深入浅出、视野开阔,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不仅仅是一场科普讲座,更是一堂生动深刻、启智润心的“大思政课”,充分展现了科学家精神的力量,深化了大家对科技强国使命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时代内涵的理解。

       本次课程是国科大马克思主义学院为深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特色思政“金课”而设立的《新思想与新科技》系列之一,旨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与科学家精神,肩负起科技强国的使命担当。

       这一精心打造的思政“金课”,通过“与科学家对话”的创新形式,让学生在领略科技前沿的同时,深刻感悟思想与精神的磅礴力量,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目前,《新思想与新科技》课程已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号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徐颖,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副所长杨波,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杰开展授课,搭建了学生与顶尖科学家对话的宝贵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