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初染京华,星光永耀初心。在2025级新生入学后,中国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一系列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入学教育活动。学院通过精心组织校史学习、开学典礼、专题党课、导师交流、实践参访等环节,引导新生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开启学术之门,为他们即将展开的研究生生涯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情感基础。
溯过往·明初心:在校史与先贤精神中汲取力量
9月12日,新生们走进国科大校史馆玉泉路校区展厅。在光影交错的历史长廊中,同学们通过一件件实物、一张张图片,系统回顾了国科大与中国科学事业同频共振、携手并进的奋斗历程。随后,大家瞻仰了郭沫若、严济慈等科学巨匠和创校先贤的塑像。在庄严静谧的氛围中,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前辈科学家追求真理、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进一步坚定了传承精神血脉、勇担时代使命的决心。
启新程·担使命:在师长期许与学术传承中立志
9月1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隆重举行。典礼在庄严的国歌中拉开帷幕,现场播放了温馨的迎新视频《新起点·心期待·信未来》,传递了家人嘱托与学长学姐的祝福,展现了马院大家庭的温暖。
李和风院长在致辞中回顾了国科大“科教融合、育人为本”的办学传统,强调学院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育人原则,鼓励新生“以服务国家为价值坐标,以‘两弹一星’精神为精神坐标,以‘强国一代’为使命坐标”,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学院党总支书记谭红军寄语同学们要“坚定政治立场、涵养治学品格、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全面发展”,成长为真正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典礼还设置了新生自我介绍环节,为新生拉近了距离,增进了同窗情谊。最后,学院向新生赠送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寓意学术薪火相传、使命代代相承。
下午,在党课报告会暨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大会上,谭红军书记以“做一个什么样的研究生”为主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发展观。随后,他从五个方面展开阐述:做一个不忘初心的人、做一个有爱的人、做一个干净的人、做一个有信仰的人、做一个有贡献的人,鼓励大家坚定理想信念,以实际行动书写无悔青春。党总支副书记贾宝余系统介绍了学院党建工作体系和学生培养路径,鼓励大家“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做有信仰、有担当的创新型人才。
促交融·共成长:在师生对话与跨界融合中定位
9月16日,马院“导师零距离”交流沙龙在玉泉路校区举行。本次活动旨在打破师生间的距离感,为2025级新生搭建一个与导师深入交流、明确学术方向、规划研究生生涯的重要平台。
常征副院长主持会议并系统介绍了校史校情与学院发展,他从学校“科教融合”的办学特色谈起,阐述了马院在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方面的特殊使命,帮助新生在宏观层面理解自身所处的学术环境与时代坐标。
随后,陈天嘉教授清晰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和特色方向,为新生提供了宝贵的学术地图。黄小茹教授则着重强调了学术道德与科研规范,通过具体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学术研究中必须遵守的底线与原则,提醒大家在学术道路上“系好第一粒扣子”。 盖逸馨教授在发言中特别强调了跨界融合的重要性,指出要主动拥抱自然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新知识、新方法,推动人文社科与理工科的交叉对话。她建议新生要“深耕经典、提升学术能力、做好学业规划”,系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扎实做好文献综述,努力锤炼独立思考与规范表达能力,充分利用好国科大独特的科教资源和高水平导师团队。
在自由交流环节,现场气氛热烈融洽。多位导师分享了自己的治学心得与育人理念,纷纷寄语新生要“注重身心健康、勤于思考写作、珍惜国科大及北京丰富的学术文化资源”,顺利完成从知识接受者到知识创造者的角色转变。
最后,王庭大研究员作了总结发言。他围绕“讲政治、肯学习、作风好”三个方面对新生提出殷切期望,强调马院师生必须坚定政治立场,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鼓励大家珍惜宝贵的学习时光,打好理论基础,追求高水平学术成果;提倡勤奋实干的作风,反对拖延懈怠,做到“干净干事”。他结合自身科研经历,深情寄语同学们三年学有所成,未来为国科大争光,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事业贡献力量。
践初心·强信念:在红色场馆与科技功勋中淬炼
9月19日,马院学生党支部组织全体新生前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展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的实践学习。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中,全面展现了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的艰苦抗战历程,突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彰显了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重大贡献,并呈现了国际社会对华支援、胜利的历史意义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呼吁。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为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先进意识,传承和弘扬老一辈科学家精神,9月21日下午,新生们赴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进行实地参观。
在老一辈科学家的事迹展陈前,大家久久驻足,为先辈们“以身许国、严谨求实”的精神深深震撼。走在充满历史印记的场馆中,观看当年的科研仪器、文献资料和历史照片,同学们对“两弹一星”精神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认识。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是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奋进的力量之源。先辈们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位同学的心中,增强了作为国科大学子的归属感、自豪感和使命感。
向未来·展担当:在“开学第一课”中锚定坐标
9月21日上午,马院全体新生赶赴雁栖湖校区,参加学校隆重举行的新生开学典礼暨“开学第一课”活动,让同学们深切感受到国科大的红色基因、科学传统与时代使命。
周琪校长以“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为题发表致辞,回顾了中国科学院70年科教融合、60年勇于创新、50年开放合作的光辉历程,并寄语新生要“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根本性难题”。
在随后举行的“开学第一课”中,周琪校长以“强国有我:以科学家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点亮研途第一步”为题,为新生带来一场深刻的思想洗礼。他从历史、现实与责任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脉络、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态势以及国科大学子的使命担当,鼓励学子们将个人理想融入科技强国伟大事业。
通过开学典礼与“开学第一课”的学习,新生们不仅增强了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更明确了自身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责任与方向: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科学家精神,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
至此,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圆满结束。通过一系列沉浸式、深层次、多角度的教育活动,新生们不仅增强了归属感和认同感,更明确了作为国科大学子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责任与使命。大家表示,在未来三年的研究生生涯中,将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学习科研,努力成长为信仰坚定、理论扎实、能力突出的新时代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