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提升国科大思政课教学质量,2024年12月10日,国科大马院召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研讨会。国科大马院院长李和风研究员、华东师大马院宋进教授、北科大马院副院长王杨教授、赵静教授、宗民副教授出席会议,国科大部分思政课专职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会议,研讨会由国科大马院副院长、直属党支部书记常征教授主持。常征首先对应邀参加这次研讨会的校外各位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他指出,国科大马院一直十分重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和相关研究工作,此次研讨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在交流环节,王杨介绍了北科大马院的学科建设和思政课教学的整体情况,赵静介绍了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建设思路和思政课教学经验,宗民介绍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组织、教学和考核情况。北科大马院三位专家的发言为国科大马院提供了怎样思政课教学同校情、学情相结合的宝贵经验。董昊介绍了国科大马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组织、教学和考核情况,并以“以中国人从此挺直腰杆地站起来了”为题对相关教学单元作了教学展示。曹志红从“翻转课堂”的视角,分享了怎样提高学生参与度进而提高学生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的教学经验。刘洋根据其教学经验,分析了同学们经常提出的问题,并谈了怎样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一些思考。刘莹分享了她的心得体会,认为加强中国近现代史的知识储备有助于其它思政课的教学。
在点评环节,宋进从学科建设的视角阐明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学理基础和重要意义。他指出,讲授这门课程的教师首先要有问题意识,讲清楚“四个选择”“三个为什么”是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其次,授课教师要具有国际视野,只有这样才能深刻理解中国近现代史,才能讲清楚历史中蕴含的深刻内涵。最后,授课教师应当着力加强学生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结合校请培植学生的家国情怀。
李和风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此次研讨取得了丰硕成果,既交流了思政课教学成果也了解到兄弟马院的好经验、好做法,宋进教授的点评既讲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理基础又阐明了这门思政课教学的重点。他表示,国科大马院将进一步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质量,努力将国科大的本科生培养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德才兼备的科技创新人才,同时,国科大马院将继续加强同兄弟马院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室)